Microsoft Clarity :免费热力图与用户行为分析工具

Microsoft Clarity :免费热力图与用户行为分析工具

文章目录
文章目录
  1. 1. 流量统计与用户行为分析是怎么回事?
  2. 2. Microsoft Clarity 是什么?
  3. 4. 常见问题与解答
  4. 5. 写在最后

前两天和博友圈讨论网站性能,其中就提到流量统计会影响性能,并且会抓取数据,甚至有的插件一不小心就让网页速度“肉”起来。然后我们又就流量统计工具比对了一番,Google Analytics、Matomo、百度统计……大家各有偏好。

突然发现了 Microsoft Clarity,这款相对比较新的用户行为分析工具,界面简洁,功能上手也快,关键是:完全免费。起初我也没太当回事,直到用了一下——居然能录屏、能生成热力图、还能不影响性能?这不比某些“巨头”还清爽实用!

这篇文章就来聊聊 Microsoft Clarity 到底能做什么、值不值得用、和其他统计工具相比它有哪些亮点。

1. 流量统计与用户行为分析是怎么回事?

对站长来说,建好一个网站只是开始,了解用户是如何“用”网站的,才是真正运营的起点。这就是流量统计和用户行为分析的作用。

1.1 为什么网站需要流量统计工具?

你可能会问:“我只是写写文章,真的需要搞流量分析吗?”其实哪怕是一个小博客,也能通过流量数据了解很多信息,比如哪些页面最受欢迎、读者主要来自哪里、他们停留了多久、点了哪些按钮。这些数据不仅能帮助我们调整内容结构、优化排版,还可能揭示出一些平时察觉不到的问题,比如页面加载太慢、按钮设计不合理,甚至是内容根本没人看。对网站来说,这就是持续改进的起点。

1.2 常见统计维度有哪些?

大多数统计工具都会提供一套标准的数据维度,特别是如果你关心页面优化、用户体验或转化率,这些指标就是你分析的“基本盘”。我们常常会看到一些关键词,比如:

  • PV(Page View):页面浏览量,越高说明页面被访问次数多
  • UV(Unique Visitor):独立访客数,一个人一天算一次
  • 跳出率:只看了一页就离开的用户比例
  • 平均停留时间:用户在网站上平均逗留多久
  • 点击热区 / 热力图:哪些地方被点了、点了多少
实时访客
流量趋势
用户来源

1.3 市面上有哪些主流工具?

目前主流的统计分析工具大致可以分为两类:云服务类自建类

云服务类工具:

  • Google Analytics:全球使用最多的分析工具,功能全面
  • 百度统计:国内站点常用,和百度搜索有联动
  • Microsoft Clarity:行为可视化突出,完全免费,适合轻量分析

自建类工具:

  • Matomo(原 Piwik):功能强大,自建部署,支持 GDPR,如上图所示
  • Umami:轻量开源,隐私友好,界面现代
  • GoAccess:命令行式的实时日志分析工具,适合技术用户

1.4 常见工具对比(简表)

工具名称类型是否免费隐私合规可视化部署方式推荐指数
Google Analytics云服务中等第三方托管⭐⭐⭐⭐
百度统计云服务有限免费一般第三方托管⭐⭐⭐
Microsoft Clarity云服务✅完全免费✅较好✅强第三方托管⭐⭐⭐⭐✨
Matomo自建是(开源)✅很好自主部署⭐⭐⭐⭐
Umami自建是(开源)✅很好自主部署⭐⭐⭐⭐
GoAccess自建是(开源)✅好自主部署⭐⭐⭐
如果是国外网站的话,Google Analytics 无疑是最优的选择

2. Microsoft Clarity 是什么?

这款工具由微软推出,定位是一种“可视化的用户行为分析平台”。它最大的优势在于:永久免费、无流量限制且拥有非常好的用户行为分析面板,哪怕你的网站 PV 达到百万级,照样用得起。而且访问稳定,无需翻墙,不用担心数据卡顿或加载异常,非常适合国内站点使用。

2.1 主要功能概览

Clarity 主要提供以下几类核心功能:

  • 用户录屏(Session Replay)
    这是 Clarity 最吸引人的地方。它可以完整记录每一位用户的浏览过程,包括鼠标移动、点击、滚动、页面跳转等,真实还原用户在你网站上的“行走路线”。你可以清晰看到用户是怎么浏览页面的,在哪些位置卡住了,甚至在哪一步直接关闭了页面。对于发现页面设计问题、功能失效、内容阅读偏好来说,这比冷冰冰的数据表格更具说服力。
  • 热力图(Heatmaps)
    自动生成页面热力图,包括点击热力图、滚动热力图等,帮助你直观了解用户最常互动的区域。你能看到哪些按钮常被点击,哪些区域用户根本不看,为后续页面改版提供依据。
  • 行为分析指标
    包括点击、滚动、死点击(点击了没有任何响应的地方)、快速反弹(几秒内就离开)等行为追踪。这些维度虽然简单,但和用户体验直接相关,尤其适合非专业运营人员快速上手。
Microsoft Clarity
会话总览
用户情况
“漏斗图”

2.2 和 Google Analytics 有什么不同?

Clarity 和 Google Analytics(GA)其实定位不同:

  • GA 更偏数据统计、流量报告,适合精细化营销和广告投放分析;
  • Clarity 更偏行为可视化,突出用户体验优化和前端交互问题的发现。

当然,Google Analytics 在用户行为分析方面其实也做得不错,功能非常强大。不过由于我的访客主要来自中文地区,而我们访问 Google 本身就不太稳定,所以这篇文章就不展开介绍了。

2.3 和百度统计有何不同?

很多国内站长第一时间想到的统计工具可能是百度统计,毕竟它对接百度搜索,国内使用门槛低,数据展示也比较全面。但如果你仔细对比,会发现百度统计和 Microsoft Clarity 在定位和能力上是两个方向:

  • 百度统计偏重流量来源和广告转化,它更关注的是“用户从哪来、看了哪些页面、转化了多少”,适合做 SEO 和投放效果分析;
  • Clarity 更偏向于行为体验层面,它不止告诉你用户点击了什么,更能还原“为什么这么点击”“点了之后发生了什么”。

此外,百度统计基本上是“数据看板式”的结构,虽然功能全,但交互上稍显老旧;而 Clarity 的界面简洁现代,特别是用户录屏和热力图那种“点开即用”的可视化方式,非常直观,对非技术用户也很友好。

Microsoft Clarity :免费热力图与用户行为分析工具
尽管如此,我仍然用百度……简陋但直白

另外,百度其实也提供了付费版本,功能上也包含热力图、行为分析等内容。我个人没有深入使用过这些增强功能,所以不好下结论。但有一点必须提及:百度统计的前端代码确实存在不少问题。无论是隐私相关的侵入性脚本,还是那套多年未更新的加载机制,都容易拖慢网页性能,并且在如 Lighthouse 这类性能评分工具中经常被扣分。对于注重加载速度和前端体验的站点来说,这确实是个不小的槽点。

3. 我的使用体验分享

使用 Microsoft Clarity 到现在也有一段时间了,整体感受可以用四个字总结:意外惊喜。它的上手门槛非常低,但能带来的反馈却足够深刻,特别适合像我这种既想要轻量工具、又不满足于“只看 PV 和 UV”的站长。

3.1 上手简单,几乎零门槛

注册账号、添加网站、获取代码,整个过程大概不到 5 分钟。你甚至不需要去学什么专业名词,也不用翻任何文档。只要把系统生成的那段 JavaScript 代码放到网站 <head> 标签或 footer 里,就完成接入了。

📌实测发现,如果把 Clarity 的统计代码放在 <head> 中,确实会在某些情况下略微影响网页加载速度。所以我后来选择把它挪到了 <footer>,页面打开更流畅了。不过也注意到,Clarity 的统计数据明显比其他工具少一些,是不是因为脚本加载晚了,有些用户在页面加载完前就离开了?目前还不太确定,但这是使用中需要权衡的一点。

Clarity 模块化设计

仪表盘采用模块化+图标化的设计,如上图所示,各项功能都像“搭积木”一样排列在界面上:热力图、录屏、行为指标、快速反弹……每一项都点进去就是图 + 数据的组合,完全不用面对晦涩的图表名词,视觉化程度非常高。

对于不是很懂数据分析的朋友来说,Clarity 的界面确实做得非常“平易近人”,模块化设计配合图形化展示,上手几乎没有门槛。但这些其实都不是我最看重的部分——我真正喜欢的是它的热力图和录屏功能。哪怕有时候统计数据可能漏录,我也觉得无伤大雅,因为这些可视化功能才是我最关心的内容。现在我是 Clarity 配合 Matomo 一起用,前者抓行为,后者补数据,正好各取所长。

3.2 利用热力图优化网页

Clarity 自动生成点击热力图和滚动热力图,不需要手动配置页面,一切后台自动完成。而且还能支持“页面版本对比”,比如你修改了一个按钮颜色或位置,可以看看新旧页面在热力图上的差异,有助于判断设计是否真的“更好”。

我就通过热力图发现,有些页面的“阅读更多”按钮压根没人点——并不是因为文章不吸引人,而是按钮放得太偏,用户根本没滑到那里去。这种问题过去很难发现,但热力图一下子就看清了。

Microsoft Clarity 热力图工具
Microsoft Clarity 热力图工具

以上是 Kevin’s Space 上关于 Photoshop DR5 插件的分享页面。通过 Microsoft Clarity 的热力图可以很直观地看到——用户几乎不会在首屏点击任何东西,他们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插件的安装说明和下载链接上,也就是真正有用的内容。

而我那些精心设计的封面图、炫酷的动画切换,结果基本没人点、没人看。说到底,那些看起来“很用心”的设计,其实只是我自己感动自己而已。对于用户来说,这是实打实的“负优化”。

3.3 录屏功能带来的启发

Clarity 最“有杀伤力”的功能还是用户录屏。你可以看到真实用户是如何浏览你的网站的:从进站开始,鼠标如何移动、点了哪里、滑动到哪里、是哪里卡了一下又退回……

这几乎可以称作是“高级版热力图”,不仅看到“点了哪”,还能看清“为什么点”“点完之后做了什么”“是不是产生了困惑”——这些行为,在传统统计工具里是无法呈现的。

还是以那篇关于 DR5 插件的文章为例。下面这个录屏视频中的用户,是通过搜索引擎进入 Kevin’s Space 的。从数据上看,他在本站停留了将近二十分钟,最终完成了站内购买。

Microsoft Clarity 录频自带鼠标声音和倍速播放

作为站点管理员,我们可以通过 Clarity 的录屏功能完整还原他的行为路径:他看了哪些内容、在哪些地方停顿、反复对比了哪些信息,甚至是什么原因让他犹豫再三,最后才决定花钱下单——这些在传统数据分析中是完全看不到的。

更震撼的是,从录屏中你甚至能看到他的桌面操作习惯、输入方式,有时候还会无意间暴露一些打开的浏览器标签……这已经不仅是用户行为分析了,简直是“微观层面的监控”。Clarity 的这种“真实还原”,让人一方面觉得它是强大的优化利器,另一方面也不得不感叹一句:隐私监控,真的太可怕了!


3.4 页面优化实例:从“自我满足”到“用户视角”

通过 Clarity 的热力图和录屏功能,我最终决定对 Kevin’s Space 进行一次“减法式”的内容优化。其实我早就知道,这个博客整体偏向设计感,排版、字体、留白、配图都花了不少心思。但说到底,这种“设计”,很大程度上只是我个人的心理满足。站在访客的角度,尤其是第一次访问的新用户,他们真正关心的,是能不能快速、直观地找到有用的信息,而不是先来一场视觉漫游。

从录屏数据来看,很多用户在首页来回滚动,明显是在“找重点”;移动端用户切换标签页的频率也偏高,说明他们并没有在第一时间找到想要的入口。

4. 常见问题与解答

4.1 Clarity 能和其他统计工具一起用吗?

完全可以。我自己的配置就是 Clarity + Matomo 双系统共存,互不冲突。你也可以搭配其他轻量化平台或者服务器面板内建的流量统计使用,前者看行为,后者看流量,一个补数据,一个补感知,组合起来更有参考价值。

4.2 会不会侵犯用户隐私?

这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。Clarity 在这方面做得还算克制:支持 GDPR 和 CCPA 等数据隐私合规框架,并且录屏内容也会自动脱敏(比如输入框内容默认不记录)。当然,作为站长,也要遵守本地的隐私提示义务,比如写清楚你的网站用了哪些统计工具。

4.3 会拖慢网站加载速度吗?

老实说,Clarity 的确会对网页加载有一点点影响,尤其是当你把统计代码放在 <head> 里的时候。不过它的脚本本身比较轻量,如果你像我一样把它挪到 <footer>,对整体速度的影响就非常小了。

除此之外,你还可以通过延迟加载(defer 或 async)脚本的方式,进一步减少对首屏加载的干扰。比如使用 async 属性可以让浏览器在加载其他资源的同时异步加载 Clarity 代码,不会阻塞页面渲染。也可以结合懒加载脚本管理工具,比如在用户首次交互后再加载统计代码,以达到性能与数据的折中。

4.4 为什么统计数据和别的平台对不上?

这是很常见的情况,不必纠结。不同平台对“访客”的定义、采样方式、加载顺序都有差异。比如有的用户还没等脚本加载完就离开了,那这部分访问 Clarity 就捕捉不到。而像 GA 或百度统计,如果加载更早,可能就会记录上。所以数据上有偏差是正常的,重点还是趋势和行为的分析。


5. 写在最后

如果你厌倦了那种只看数字的“冷冰冰”统计工具,Microsoft Clarity 可能会给你一种全新的感觉。它不追求复杂的数据模型,而是通过直观的热力图、真实的用户录屏,让你像“看监控”一样观察用户是怎么使用你的网站的——这种“轻量+可视化”的行为分析方式,反而比一堆表格来得更有参考价值。

「Microsoft Clarity :免费热力图与用户行为分析工具」有 6 条评论
  • 网友小宋
    06/01/2025 at 10:42 回复

    试试微软那个,感觉um统计有问题。

    • 的头像
      Kevin
      06/01/2025 at 11:08 回复

      这个适合做分析,纯粹做数据统计可能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;
      数据统计我觉得matamo会比较准一些

  • 的头像
    obaby
    05/30/2025 at 13:33 回复

    这东西功能的确强大

  • 1900
    05/30/2025 at 11:16 回复

    很深入的分析对比,对于运营人员来说应该很有用。

  • 的头像
    acevs
    05/30/2025 at 10:13 回复

    用的umami免费版
    等会看看其他有没有官方免费版。

  • 夜未央
    05/30/2025 at 10:00 回复

    我现在都不用统计了,没有流量统计也没有意义,反而拖慢网页加载和浪费读者流量。

发表评论

请输入关键词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