尽管我一贯推荐在本地压缩优化图像文件,比如用 Squoosh、XnConvert 这类工具,往往压缩效果更佳、可控度更高,还能避免上传大图拖慢媒体库,但架不住很多朋友图省事儿:图片数量不多、压缩要求也不高,就想着 WordPress 能不能自动帮忙处理。
TinyPNG 插件,正是为这种“轻量图站”而设计的。它直接接入 TinyPNG 官方的图像压缩 API,能够在你上传图片时自动压缩,无需额外操作,最大优点就是——简单、自动、省心。但缺点也不少,压缩效果一般,免费额度每月只有 500 张。
1. WordPress TinyPNG 插件安装使用
如果你经常处理网站图片,对 TinyPNG 这个名字肯定不陌生。它诞生于 2012 年,是业内较早专注于在线图像压缩的网站之一,主打“智能有损压缩”,能大幅减少图像体积,却几乎不影响视觉效果。TinyPNG 最初只支持 PNG 格式,后来扩展到了 JPEG 和 WebP,广受网页设计师、前端开发者和站长们喜爱。
它最有辨识度的标志,莫过于那个趴在压缩进度条上“卖力工作”的熊猫 🐼——憨态可掬,形象鲜明,也代表了 TinyPNG“自动、省心”的工具理念。
后来,TinyPNG 官方推出了本文介绍的 WordPress 插件,名为 Compress JPEG & PNG images,直接接入它的在线压缩 API。安装后,上传图片时插件会自动处理压缩,无需额外操作。插件支持 JPEG、PNG 甚至 WebP 格式,压缩后可自动替换原图,也能保留原始版本,设置灵活。
如果你只需要轻量处理几张图片,又不想折腾本地压缩流程,这款插件非常适合。安装步骤如下:

- 登录 WordPress 后台,进入“插件” > “安装插件”;
- 搜索 "Compress JPEG & PNG images",作者为 TinyPNG;
- 点击“现在安装”,随后点击“启用”;
- 首次使用会提示绑定 TinyPNG API Key(官网免费注册,每月最多压缩 500 张);
- 成功绑定后,在“设置” > “Compress JPEG & PNG images”中配置插件行为。
2. WordPress TinyPNG 插件后台配置
配置完成后,上传图片时插件就会自动开始压缩,后台会显示压缩比例、剩余额度等信息,清晰直观。虽然插件的设置不多,但界面是全英文的,下面我简单解释一下各项内容:
2.1 Tinify account
账户绑定情况。注册后填入 API Key 即可,免费额度每月 500 次压缩,支持 JPEG、PNG 和 WebP 格式。免费版限制不算小,但轻量站点足够用了。

2.2 New image uploads
新图片上传后的压缩方式,有三个选项:
- Compress new images in the background (推荐)✅
后台异步压缩,压缩延迟触发,适合大多数情况。 - Compress new images during upload
上传同时压缩,更稳但可能略慢,兼容性更好。 - Do not compress new images automatically
不自动压缩,需手动在媒体库中选择压缩。
2.3 Image sizes
WordPress 上传图片后会自动生成多个尺寸,这里可以勾选希望被压缩的尺寸。每个尺寸都会计入一次压缩次数,比如你上传一张图,勾选了 6 个尺寸,就相当于消耗了 6 次额度。建议只压缩原图,其他的由 WordPress 系统完成。
2.4 Original image
可以勾选“Resize the original image”对原图设定最大尺寸(默认是 2048×2048),避免上传过大的原图。这一项会额外消耗一次压缩额度。
下方还有三个勾选项,可选择是否保留:
- 图片的拍摄时间(EXIF)
- 版权信息
- 位置信息(仅 JPEG 有效)
3. WordPress TinyPNG 图片压缩实际体验
为了测试压缩效果,我截了一张 4K PNG 图像(3840×2160),分别在 启用 和 停用 TinyPNG 插件的情况下,在 WordPress 编辑器中上传了这张图。WordPress 会自动生成多个尺寸的缩略图,文件名中可以清楚地看到生成的版本和文件大小。

从上图可以直观看出,压缩前的原图大小为 1,148KB,而经过 TinyPNG 处理后,原图压缩到 191KB,整体压缩率超过 80%。各个尺寸也都有明显的体积下降,比如:
2048x1152.png
:642KB → 191KB1536x864.png
:395KB → 118KB1024x576.png
:214KB → 63KB768x432.png
:128KB → 38KB
至于视觉观感,我就不对比了,毕竟问题比较玄学。
整个上传和压缩过程是全程无感的,这一点倒是让我有些意外。毕竟 TinyPNG 的压缩是通过远程服务器进行处理的,服务器又在海外,理论上应该有点延迟。但实际上上传流畅,压缩反馈也很快,说明官方 API 的稳定性和响应速度还是不错的。
当然,这种“无感上传压缩”的体验前提是你开启了后台压缩(即推荐的 Compress in the background 模式),上传快,压缩异步处理,不会拖慢编辑效率。
4. WordPress TinyPNG 图片压缩整体评价
以上测试下来,我仅上传了一张 4K PNG 图像,WordPress 自动生成了七个尺寸,加上原图本身,总共触发了 8 次压缩。也就是说,一张图最多可能消耗掉你 8 次额度,这么一看,每月 500 次压缩额度真的用不了几张图,稍微图片多一点,分分钟就“光光”了。
咱们看看它的价格:官方付费方案起步是 每月 4.25 美元 / 每年 39 美元,超过免费额度后按照每张 0.009 美元计费。虽然不算贵,但对于图像上传频繁的网站来说,这笔费用得算清楚。
另外还有几点需要注意:
- 格式限制:TinyPNG 支持 JPEG、PNG 和 WebP,不支持 GIF、SVG、AVIF 等格式,如果你有格式转换需求,得借助其他工具或插件;
- 功能单一:它只做图像压缩,没有额外的图片 CDN、延迟加载等功能,想实现这些效果,还得配合其他插件,比如 Optimole、Smush 或者用 Cloudflare 来做图像加速;
- 本地处理更自由:如果你对图片质量要求高、格式需要自定义、或想节省费用,还是推荐使用本地工具(如 Squoosh、XnConvert、Photopea 等)压缩后再上传,既省钱又可控;
- 插件设置少,适合新手:TinyPNG 最大优点就是“省心”,设置少、自动化,特别适合图量不多、不想折腾的博客型网站;
综上所述,如果你的网站图像更新频率不高、追求极简自动化操作,TinyPNG 插件确实省心好用,体验稳定;但如果你对格式、画质、成本更敏感,或者需要更多图像管理功能,建议结合其他插件或本地处理方式使用,效果会更灵活,也更经济。话说……怎么没遇到咱国内用大熊猫做 LOGO 的 App?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