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目录
文章目录
在高级人像修图领域,高低频分离、中性灰 与 双曲线 是三种最常被使用的技术,它们各自解决不同层级的皮肤瑕疵与光影问题,但也常常搭配使用以获得自然、细腻、质感统一的效果。以下将逐一解析其原理、用途与优劣。
一、高低频分离(Frequency Separation)
✅ 原理
将图像分成两个图层:
- 低频层:保留颜色与明暗渐变(模糊后的画面)
- 高频层:保留皮肤毛孔、纹理等细节(减去低频后残留的纹理)
🎯 用途
- 低频层处理肤色不均、红血丝、黑眼圈等大面积色块
- 高频层修饰皮肤纹理,保留质感
⚠️ 注意
- 容易“磨皮过度”造成假面感
- 需根据像素大小调节模糊半径
- 高级用法可结合中性灰与双曲线进行联动处理
二、中性灰(Neutral Gray)修图
✅ 原理
创建一个 50% 灰色图层(模式设为“柔光”或“叠加”),在该图层上用画笔(白加黑减)微调明暗,改变局部光影但不影响颜色和细节。
🎯 用途
- 改善五官立体感
- 填平法令纹、眼袋、颧骨等暗部凹陷
- 局部加强高光/阴影,达到“光影整形”效果
⚠️ 注意
- 鼠标笔压不敏感时易出“刷痕”
- 建议配合低流量画笔+手绘板操作
三、双曲线修图(Dodge & Burn)
✅ 原理
通过 两条曲线调整图层:一条提亮(Dodge),一条压暗(Burn),分别用于增强画面对比与立体感。
🎯 用途
- 深化明暗交界线,突出轮廓
- 修饰五官结构(额头/眉骨/鼻梁/下巴)
- 均匀肤色(Burn 暗掉红痘印等)
⚠️ 注意
- 精修过程中需放大到 100% 慢慢刷
- 容易产生脏感,建议搭配蒙版控制范围
- 对光感认知要求高,适合有经验修图师
三者关系与实战流程建议
步骤 | 技术 | 用途说明 |
---|---|---|
1 | 高低频分离 | 打基础,修肤色与细节分开处理 |
2 | 中性灰 | 光影雕刻,调整结构但保留细节 |
3 | 双曲线 | 精细提亮与压暗,强化立体感 |
组合使用时应注意顺序与自然度控制。高低频用于“修”,中性灰用于“塑”,双曲线用于“提”,三者联动是专业修图师实现高级肤质与光感的核心手法。
测试通知消息!